本文共 552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 分钟。
月光洒满夜空,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三十年前的往事。那个时候的我,仿佛一直生活在一片昏暗之中。而今天,此刻看到的精神状态,远比从前明亮得多。这种变化,折射出时间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。
翻开历史的扉页,发现那些所谓“仁义道德”的记载,竟如同一本歪歪斜斜的笔记本。仔细辨认间,字与字之间的空白处,逐渐浮现出“吃人”这个词语的轮廓。这不禁让人思考:礼教是否不过是人类吞噬他人的另一种形式?
在一九一八年的那个四月,《狂人日记》中那一段关于“救救孩子”的话语,犹如一记重锤,击碎了许多人心中的幻想。礼教的真面目,在那一刻被彻底揭示。它是一种统治工具,是统治者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占有。
当今社会的伦理道德,实质上是否也是一种礼教的延续?人们习惯性地用这些词汇来标签化他人,构建起层层叠叠的等级制度。这不仅仅是对个人的限制,更是对群体智慧的桎梏。
在自然界中,生存竞争是永恒的法则。弱肉强食,优胜劣汰,这是生命的基本法则。若想生存下去,必须不断适应环境,提升自我。否则,就会被时代的浪潮所吞噬。
“天下大同”这个概念,常常被误以为是和谐的象征。然而,真正的和谐应是生态系统中的平衡,而非所有生命蜕变为一模一样的状态。这样的状态,实质上是生命的终结。
光剑
2018.12.30 01:58 杭州
转载地址:http://xpea.baihongyu.com/